Wolf & Tom – Learning English, Part 2

This and all episodes of this podcast are available to study as a lesson on LingQ. Try it here.

Wolf and Tom talk about English learning. Tom, who originally comes from China, has spent the past seven years in New Zealand where he works as a policeman. He is also a qualified ESL teacher. (Wolf和Tom在谈论英语学习。Tom从中国来到新西兰已经七年了。现在Tom是一名新西兰警察,同时也是一位获得资格认证的英语老师。)

当然 , 说 到 这里 , 我 想到 前段时间 看到 的 一则 新闻 , 那 就是 , 目前 在 中国 的 学校 里面 , 从 小学 开始 , 一直 到 大学 , 英语 一直 是 一门 非常 重要 的 课 , 对 吧 ?

当然 很多 人 就 对 这种 学科 的 设置 有 很大 的 非议 。

这些 人 就是 反驳 道 呢 , 其实 主要 有 两点 。

第一点 , 就是 有 很多 大学生 , 他们 可能 中文 的 水平 都 还 没有 达到 很 高 , 然后 你 又 怎么 能 要求 他 的 英语水平 也 要 达到 很 高 呢 ?

这是 第一点 。

然后 他们 又 反驳 …… 第二点 , 因为 国内 的 英语教育 非常 失败 , 与其 花 那么 多 时间 让 学生 来学 英语 , 用 那种 错误 的 方法 来学 英语 , 最后 也 学 不到 什么 东西 , 还 不如 把 那些 时间 用来 研究 科技 ( 啦 ), 放到 这些 自然科学 的 基础学科 上去 。

Tom 你 对 这个 问题 怎么 看 呢 ?

我 觉得 你 说 的 很 有 道理 。

就是 , 我们 可能 与其 浪费 那么 多 时间 钻研 一些 高深 的 英语 , 比如说 像 我们 大学 的 精读 、 泛读 都 是 在 美国 《 读者文摘 》 或者 是 一些 报刊杂志 上 摘录 下来 的 一些 科技 文章 。

当然 那些 文章 都 是 相当 的 经典 ,( 都 是 ) 写 的 都 是 相当 的 棒 的 。

但 至于 它 有 多 大 的 意义 , 确确实实 , 学完 大多数 人 就 忘掉 了 。

我 觉得 , 如果 有 这么 多 时间 的话 , 那 不如 开 一些 口语 听力 课 , 跟 老外 聊聊天 , 然后 学学 基本 的 口语 , 不 一定 ( 说 ) 要 有多深 。

但是 问题 是 什么 呢 ?

就是 我们 大家 都 很 聪明 ,( 它 ) 考试 是 一个 选拔 制度 。

如果 你 想 选拔 一些 人才 , 你 就 必须 把题 出 的 偏 , 出 的 多 , 出 的 怪 , 然后 出 的 词 连 老外 都 不 认识 。

这样 才能 选拔 出 一批 最 优秀 的 人 。

但 选出 来 的 这些 人 呢 , 他 未必 是 在 日常生活 当中 ( 是 ) 最 优秀 的 , 就是说 英文 说 的 最 优秀 的 人 。

我 不 认为 ,( 就是 ) 学 英文 是 浪费 了 很多 的 时间 , 我 只是 说 , 我们 应该 换 一种 学习 ( 的 一种 ) 方法 。

比如说 , 我举 一个 例子 吧 。

我们 现在 …… 我们 南京 有 很多 的 高端 培训 学校 。

他 是 专门 为 你 提高 听 、 说 、 读 、 写 的 能力 的 。

他 不 以 应试 为 目的 。

但是 这些 学校 的 价格 非常 的 高 。

7000 块钱 可能 只能 做 ( 学 ) 半年 , 而且 每 一个 星期 可能 只 给 你 上 三天 的 课 吧 , 三天 到 五天 的 课 吧 。

所以 我 感觉 价格 是 非常 昂贵 的 , 一般 人 是 承受 不起 的 。

而 一般 的 , 像 中低档 次 的 , 比如说 像 新东方 的 培训 , 它 又 完全 是 应试 , 根本 不会 教 你 怎么 去 认真 提高 你 的 英语水平 啊 怎么 怎么样 。

我 曾经 有 一个 外语 老师 , 我们 河海大学 的 ( 我 原来 是 河海大学 的 ) 外语 老师 跟 我 说 过 …… 他 是 一个 教授 啦 。

他 跟 我 说 过 , 现在 在 中国 , 你 就 学会 应试 , 到 了 要 提高 英语水平 ( 的 时候 ), 你 说 把 英语水平 提高 到 什么 程度 …… 到 国外 去 。

到 外国 去 , 再 去 提高 。

所以 …… 我 觉得 他 说 的 这些 话 其实 很 对 。

我 觉得 在 中国 …… 我 考试 一直 是 很 好 的 , 觉得 自己 外语水平 很 高 , 但是 真正 我 的 外语水平 …… 比如说 , 我 在 大学 的 时候 英语水平 是 以 10 来 计算 的 , 我 的 同学 可能 是 4, 或者 5, 比较 好 的 同学 可能 是 9, 或者 也 有 比 我 好 的 11。

大家 水平 是 这样的话 , 那 我 到 了 国外 , 我 可能 提高 了 10 倍 , 到 了 100。

就 这么 短短 几年 时间 。

你 看 我 从 五岁 学到 现在 , 学到 我 20 岁 出国 的 时候 , 才 只有 10。

而 短短 出国 这么 几年 , 我 觉得 一下子 翻 了 十倍 。

所以 说 , 可以 见得 吧 , 环境 对 学习 有 多 重要 。

语言 这 东西 可能 过多 的 是 一种 习惯 上 的 ( 一种 ) 耳濡目染 , 所以 , 一个 环境 是 非常 重要 的 。

但 我 想 , 现在 , 其实 现在 的 因特网 那么 发达 , 其实 我 觉得 , 对于 很多 的 人 来说 , 完全 有 能力 在 网上 给 自己 创造 一个 说 英语 的 环境 。

就 比如说 , 你 可以 在 网上 认识 一些 国外 的 网友 , 然后 你们 经常 讨论 一些 问题 ,( 或者 ) 甚至 是 视频 聊天 。

现在 网络 这么 发达 , 以前 在 中国 你 买不到 《 纽约时报 》 这些 报纸 , 但是 现在 你 只要 上 他们 的 网站 就 可以 看到 这些 原汁原味 的 新闻 。

我 想 , 现在 从 这种 环境 上 来说 , 不能 说 很 好 的 环境 吧 , 但是 已经 非常 的 不错 了 。

可以 在 因特网 上 做 一个 环境 。

我 是 觉得 因特网 的 出现 确实 是 ( 一个 ) 有 划时代 意义 ( 的 )。

买 东西 啊 , 认识 朋友 啊 , 都 可以 从 因特网 上 开始 。

我举 一个 最 简单 的 ( 一个 ) 例子 吧 。

我 从小 的 时候 , 一 开始 五岁 读 英文 的 时候 , 也 没有 什么 walkman, 就是 那种 随身听 啊 这些 东西 。

都 是 爸爸 买 一个 大大的 录音机 。

然后 上面 放 一个 cassette,tape cassette。

放 那种 东西 听 。

然后 我们 每 一次 都 要 买 很 好 的 cassette。

我 到 现在 为止 , 我 父亲 都 给 我 买 了 ( 一辆 ) 当时 一 两百块 钱 的 一套 cassette。

就是 ( 去 ) 为 我 去 录音 , 录 那些 英语老师 的 音 , 录 那个 美国 的 广播 啊 , 回来 练 听力 。

然后 也 有 到 学校 练 。

大学 的 时候 去 学校 录 《 新 概念 英语 》 啊 这些 东西 。

然后 , 后来 , 等 我 出国 的 时候 才 发现 , 呦 , 老外 现在 开始 用 MP3 啦 , 开始 用 MP4 啦 , 现在 又 ipod。

就是 , 科技 是 越来越 先进 , 现在 小小的 东西 都 不 像 原来 …… 像 我 原来 的 walkman 直接 扔掉 就 好 。

当时 买 的 时候 50 美金 买 的 。

现在 50 美金 可以 买 一个 很漂亮 的 ipod 了 。

所以 , 我 的 意思 是 什么 呢 ?

就是 , 这个 时代 确实 给 我们 创造 了 很多很多 的 机会 。

学 英文 的 环境 也 没有 我们 原来 那么 艰苦 , 所以 , 我 觉得 大家 如果 学 不好 英文 , 真的 是 没有 理由 。

还有 一个 就是 , 即使 你 有 了 这么 好 的 环境 , 又 有 多少 人 真正 下功夫 去学 ?

天天 在 网上 看 ?

比如说 像 新西兰 的 报纸 啊 ,New Zealand Herald 啊 这种 东西 。

有没有 人 天天 去 看 ?

我 当时 感觉 很 奇怪 的 一个 事情 就是 , 我 在 新西兰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留学生 , 我 问 他 一些 报纸 上 的 新闻 啊 什么 , 就是 今天 有 什么 事儿 啦 , 他 从来没 看过 , 说 从来不 看 当地 报纸 。

那 你 如果 在 一个 国家 , 天天 都 不 看 当地 报纸 , 不 关心 这些 东西 的话 , 你 英文 又 怎么 能学 的 好 ?

你 跟 洋人 去 聊 什么 ?

洋人 最 喜欢 rugby, 洋人 最 喜欢 soccer, 或者 是 football, 那 美国 人 可能 更 喜欢 棒球 ,baseball, 像 这些 东西 。

如果 你 根本 就 不 了解 这些 东西 , 你 怎么 去 跟 他 交流 ?

你 如果 不去 看 movie, 那 你 连 movie 里面 都 是 什么 好 东西 都 不 知道 。

所以 你 要 融入 它 的 生活 , 融入 它 的 社会 , 必须 要 去 看 它 的 报纸 , 听 它 的 新闻 , 然后 去 与 人 去 聊 。

而且 我们 现在 改革开放 这么 多年 , 我们 现在 …… 去 北京 , 你 看 我 来 北京 , 去 上海 啊 , 南京 都 碰到 很多很多 的 老外 。

当然 北京 更 多一些 了 。

就是 很多 老外 。

你 有 这么 好 的 机会 , 为什么 不去 利用 ?

所以 我 觉得 , 小潘 在 这方面 就 做 的 很 好 。

他 自称 Wolf,desperate Wolf。

我 想 你 刚才 说 的 很 有 道理 。

因为 , 很多 人 都 在 学 语言 …… 其实 我 觉得 , 语言 其实 并 不仅仅 是 语言 , 语言 其实 是 一个 文化 的 载体 。

它 有 很多 的 背景 知识 需要 你 去 了解 。

比如说 , 就是说 一个 名人 吧 , 一个 名人 的 名字 , 你 总 应该 知道 吧 ?

比如说 , 如果 你学 英语 , 如果 连 Shakespeare 都 不 知道 的话 , 那样 可能 就 会 …… 即使 你 说 的 很 流利 , 我 觉得 那 也 不是 学 的 很 好 , 是 吧 。

所以 说 , 有 很多 文化 的 知识 , 还有 一些 社会 的 知识 可能 都 需要 你 在 学 语言 的 同时 去 了解 。

我 想 这 也 是 我们 学 语言 的 初衷 吧 。

现在 我 并 不是 …… 因为 你 刚才 提到 你 的 一位 很 好 的 英语 教授 他 有 说 , 他 说 , 真正 学好 英语 要 出国 去 。

其实 我 觉得 这句 话 如果 在 几年 前 , 十年 前 , 就是 因特网 还 不是 特别 发达 的 时候 , 是 非常 正确 的 。

但 我 觉得 现在 , 现在 即使 是 在 中国 , 我 觉得 也 有 条件 可以 去 真正 的 学 一些 地道 的 英语 。

我 完全同意 你 的 说法 。

确实 , 日新月异 。

我 十几年 前 真的 想不到 我 出国前 买 的 那 一 两百块 的 那 磁带 , 到 国外 没 几个 月 就 一点 用 没有 了 。

自从 MP3 出来 以后 , 那 东西 就 一点 用 没有 了 。

谁 还 用 磁带 ?

你 见 过 街上 还有 人 拿 着 个 walkman 听 磁带 的 吗 ?

已经 早就 没有 了 。

所以 我 觉得 , 真是 时代 给 了 我们 这么 多 的 技术 , 技术 也 给 了 我们 这么 多 的 机遇 和 环境 。

是 啊 , 顺便 说 一下 你 刚才 提到 的 那个 cassette, 我 以前 听到 过有 一种 翻译 就是 叫 “ 卡带 ”, 对 吧 ?

cassette。

我 觉得 这是 一种 “ 音译 ”。

Cassette, 卡带 。

你 觉得 是 嘛 ?

是 。

是 吧 。

之前 我 在 论坛 上 看到 ( 刚刚 ) 有 一位 朋友 , 他 提问 , 他 说 ,salad 到底 是 “ 色拉 ” 还是 “ 沙拉 ”。

其实 我 觉得 这 两种 都 可以 。

其实 就是 有 很多 的 音译 的 词 。

比如说 , 这个 cassette 就是 “ 卡带 ”。

有 很多 学 中文 的 朋友 在 学 中文 的 时候 可能 还会 碰到 更 多 的 这种 音译 的 词 。

那好 了 ,Tom。

今天 很 开心 能够 一起 录 一段话 。

我 也 希望 以后 …… 下 一次 见到 你 应该 不要 这么久 。

就是说 , 能够 很快 的 再 见到 你 。

那个 时候 我们 也许 还 可以 录 一些 更 有意思 的 内容 。

是 的 。

我 也 很 高兴 。

如果 再见 你 , 希望 你 能 到 我们 澳洲 去 玩 , 到 我们 新西兰 去 旅游 , 我会 ( 做 ) 尽 地主之谊 。

这 一次 我 来看 你 , 来 北京 ; 下 一次 你 到 澳洲 , 或者 新西兰 去 看 我 。

北京 真的 是 一个 文化名城 , 也 是 我们 国家 的 经济 、 政治 、 文化 的 中心 , 非常 的 棒 。

我 五岁 的 时候 就 来 过 , 时隔 24 年 , 我 再次 来 , 还是 怀着 一个 很 激动 的 心情 。

非常高兴 , 今天 能够 跟 你 在 这里 聊一聊 。

也 非常感谢 大家 。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